23至25日湖南省内有强降水过程 地质灾害预防知识要牢记
2021-04-22 15:02:57          来源:湖南省气象台、湖南天气 | 编辑:杨扬 |          浏览量:1619

天气概况 阴雨持续

23至25日有强降水过程;26至27日雨区缓慢北抬,降雨强度明显减弱。

关注重点

● 23日开始受西南急流加强及切变辐合影响,省内自北向南又有一次较强降水天气过程,并伴有强对流天气,湘北局地有暴雨。

4月21日20时至4月22日20时

预报来源:湖南省气象台

湖南降水量预报(4月21日20时至22日20时)

湘西州、张家界、常德北部及怀化北部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转多云,其他地区阴天间多云有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其中岳阳、益阳东部、长沙、湘潭、株洲中北部局地大到暴雨22日早晨湘北部分地区有雾;北风2~3级,湘东雷雨时局地阵风可达7级左右;最高气温湘东南25~27℃,其他地区23~25℃;最低气温湘东南19~21℃,其他地区16~18℃。

4月22日20时至4月23日20时

预报来源:湖南省气象台

湖南降水量预报(4月22日20时至23日20时)

永州、郴州、邵阳南部阴天间多云有小雨,湘西州、张家界、常德西部、怀化中北部多云转小雨,其他地区多云;北风2~3级转南风2~3级;最高气温湘东南29~31℃,湘西北20~22℃,其他地区27~29℃;最低气温17~19℃。

4月23日20时至4月24日20时

预报来源:湖南省气象台

湖南降水量预报(4月23日20时至24日20时)

永州南部、郴州、株洲南部多云,湘西州、张家界、常德、益阳北部、岳阳部分大雨,其中张家界北部、常德北部局地暴雨,其他地区多云转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湘东南转南风2~3级,其他地区北风2~3级;最高气温湘北18~20℃,湘东南29~31℃,其他地区25~27℃;最低气温湘东南18~20℃,其他地区16~18℃。

强降雨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以下地质灾害预防知识请大家务必牢记!

什么是地质灾害?

汛期主要会发生哪些地质灾害?

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于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于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汛期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是与降雨有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如何识别汛期的一些常见地质灾害?

一、滑坡

1.什么是滑坡及形成过程?

滑坡是指在山坡岩体或者土体倾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近年来,由于斜坡前缘切坡、后缘弃土加载、庄稼灌溉等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比例明显增加。

在农村,滑坡俗称“地滑”“走山”“垮山”“山剥皮”等。一般从孕育到形成要经历开裂、蠕动、滑动、稳定四个阶段。

2.发生滑动的前兆有哪些?

滑坡临发生前具有许多前兆,发现这样的征兆应特别注意。

①山坡出现裂缝往往是滑坡征兆。大量裂缝的出现,说明山坡已处于危险状态。

②滑坡前缘出现有规则的纵张裂缝,显示滑坡非常危险。

③建在斜坡上多出房屋地板、墙壁、出现明显拉裂,墙体歪斜,是滑坡的前兆。

④滑坡体上出现大量的马刀树是滑坡的前兆。

⑤成片分布的马刀树显示斜坡表层土体长期在向下缓慢滑动。

⑥滑坡体上的树木歪斜、像醉汉一样,东倒西歪,显示滑坡已滑动解体。

⑦滑坡前缘坡脚有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涌出,坡体上水井中突然变化等异常现象,说明滑坡体变形滑动强烈,可能发生整体滑动。

⑧猪、鸡等动物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是滑坡前兆。

二、崩塌

1.什么是崩塌?什么是危岩?

高陡山坡上的山石(土)裂开后,向临空面的方向滚落下来,叫做崩塌。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危岩是正在开裂变形,并可能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危险岩体和山体。

2.崩塌有哪些前兆?

在崖下突然出现岩石压裂、挤出、脱落或射出,通常伴随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声响,这种迹象表明可能发生崩塌;

当发现陡山有掉块、小崩小塌不断发生时要注意,可能发生崩塌;出现地下水水量异常等都要提高警惕,可能是崩塌的前兆。

三、泥石流

1.什么是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地震引起的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一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较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源。

在暴雨或持续降雨条件下,泥石流往往突然爆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奔腾咆哮而下,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2.泥石流如何分类?有哪些发生前兆?

按流域的沟谷地貌形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

前兆:泥石流沟谷下游洪水突然断流。要注意行洪区次级滑坡堵沟引发溃决型泥石流的危险。上游行洪区次级滑坡在洪水冲刷淘蚀下发生滑动并堵沟断流,这是溃决型泥石流即将发生的前兆。

泥石流谷上游突然传来异常轰鸣声。声音明显不同于机车、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可能是由泥石流携带的巨石撞击产生。

四、地面塌陷

1.什么是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动力或人为动力造成地表浅层岩土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陷坑的动力地质作用或现象。

2.引发地面塌陷的原因及危害。

引起地面塌陷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以及地下开挖采空、大量抽水等。

地面塌陷的主要危害是破坏房屋、铁路、公路、矿山、水库、堤防等工程设施。此外,地面塌陷还破坏土地资源,使大量耕地被毁,一些城市和矿区环境恶化。

3.我国有哪些监测地面塌陷的方法?

地面塌陷的监测应包括对地面、建筑物、水点(井孔、泉点、矿井突水点、水库渗漏点等)、地下洞穴分布及其发展状况和岩、土体特征的长期观测,以及对塌陷前兆现象的监测。

①长期、连续地监测地面、建筑物的变形和水点中水量、水态的变化,地下洞穴分布及其发展状况等,对于掌握地面塌陷的形成、发展规律,提前预防、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对地面和建筑物变形的监测,通常设置一定的点位,用水准仪、百分表及地震仪等进行量测。地下岩、土体特征的变化可采用伸缩性钻孔桩(分层桩)、钻孔深部应变仪等进行监测,水点变化的观测常用测量水量、水位的仪器进行。地下洞穴分布及其发展状况可借助物探或钻探方法查明。

②塌陷前兆现象是塌陷的序幕,离塌陷时间近而且短促。因此,及时发现这些现象,作出预警报,对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现象一般比较直观,只要仔细、认真,通过肉眼即可发现。塌陷前兆现象的监测内容包括抽、排地下水引起泉水的干枯,地面积水、人工蓄水(渗漏)引起的地面冒气泡或水泡,植物变形,建筑物作响或倾斜,地面环形开裂,地下土层垮落声,水点的水量、水位和含沙量的突变以及动物的惊恐异常现象。

五、砂土液化

1.什么是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是饱水的疏松粉、细砂土在振动作用下突然破坏而呈现液态的现象。“5·12”汶川地震后,陕西南郑县城关镇、斜税镇漫滩上砂土液化普遍;汶川境内的岷江下游河漫滩出现多出砂土液化;雅安雨城区中里镇龙泉村现场龙田内出现沙土液化。

2.砂土液化有哪些危害?

砂土液化是地下砂层中的孔隙水及砂颗粒被搬到地表,形成“喷砂冒水”现象。砂土液化常使地基失效,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结果造成地上建筑物倾斜、开裂、倾倒或下沉。

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如何划分?

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氛围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害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顺势100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应该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制定专门的防灾预案;在汛期,特别是暴雨期间应该进行应急调查,分别为:滑坡前缘宏观调查、滑坡中部宏观调查、滑坡候补宏观调查、崩塌宏观调查、泥石流宏观调查、地质灾害高发区房屋的调查等。

目前有哪些群测群防监测预警装置?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除了采用埋桩法、贴片法等简易观测方法外,还可以借助简易、快捷、实用的位移、地声、雨量等监测报警装置,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临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主要的简易监测报警装置有滑坡位移计(量程大、阈值报警,适用于各种滑坡裂缝监测)、简易伸缩计(精度高、阈值报警,适用于岩质滑坡和房屋裂缝监测)和简易雨量计等。

避地质灾害应做何准备?

1.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危险区之外选择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要把地质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从危险区又迁到另一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

2.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制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

3.落实公布责任人。要事先落实并公布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总负责人,以及疏散撤离、救护抢险、生活保障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负责人。通过村民大会、有线广播等办法,对拟订的避灾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必要时还应组织模拟演习,以检验避灾措施的实用性,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完善。

4.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所预先搭建临时住所,使群众在避灾过程中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群众的财产和生活用品可以提前转移到避灾场所,这样既能方便群众生活又可减少财产损失。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雨季,特别是夜深入睡时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暴雨期间,夜晚不要在高危险区内留宿。

地质灾害来临时有哪些防范措施?

1.发现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通知其他受威胁的群众。

2.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在灾区设立警示标志。监测技术人员应立即分析资料,整理分析,掌握规律,为发布灾害警告提供可靠依据。找出原因及时制止致灾动力破坏作用,如因采矿而诱发的崩塌,应立即停止采矿活动;如因开挖坡脚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开挖活动。

3.政府部门视险情紧急情况搭建临时避灾场所。根据不同灾情选择安全避灾场地,避灾场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势越开阔越好,交通和用电、用水越方便越好。

地质灾害发生后应做哪些工作?

1.密切注意由灾害可能引发某些生命线工程(如公路、铁路、发电场、供电、供水管线、通讯设备、电台、渠道等)的此生灾害甚至第三次灾害,如火灾、洪灾、房屋塌陷等的可能性。

2.加强对灾区的勘察,对危害情况实施修复、加固工程,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3.酌情限制车辆和行人通行、组织危险区群众迅速撤离。

4.因灾害造成车流堵塞时,应听从交通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滑坡崩塌可以用采用哪些简易处置措施?

1.开挖排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当滑坡、崩塌体尚未稳定,或者后山斜坡仍存在滑动、崩落危险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开挖排水沟或截水沟,将流入危险区内的地表水堵截在外或将滑坡、崩塌区内的地表水引出区外。

2.及时封堵裂隙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滑坡后缘出现裂缝时,应及时封堵处理,防止雨水沿裂隙渗入到滑坡中。可以利用塑料布直接铺盖,或用泥土回填封闭,也可利用混凝土预制盖板遮盖。

3.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当山坡前缘出现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表明滑坡即将滑动。这时应该尽快在前缘堆积砂石压脚,抑制滑坡的继续发展,为财产转移和滑坡的综合治理赢得时间。

4.在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当滑坡仍在变形滑动时,可以在滑坡后缘拆除危房,清除部分土石,以减轻滑坡的下滑力,提高整体稳定性。清除的土石可堆放于滑坡前缘,达到压脚的效果。

山区建房避险口诀

建房选址要注意,斜坡沟口不要去。

情况不明先申请,切记不可乱挖地。

凹地陡坡莫选址,崖旁壁下别靠近。

风水迷信不要信,科学思想放第一。

坡脚千万别乱挖,削坡支护不易塌。

坡上不宜修池塘,沟口坡面不堆渣。

河沟切忌轻易改,引流排水要规划。

安全关系你我他,地灾防治靠大家。

责编:杨扬

来源:湖南省气象台、湖南天气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