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季稻收割基本完成,秋冬油菜种植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秸秆禁烧工作进入了关键阶段。浯口镇围绕零火点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突出源头治理,将秋季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
01
压实制度,落实禁烧责任
为全面落实秸秆禁烧工作,浯口镇党委政府先后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专题会议5次,制定《浯口镇2023年秸秆禁烧实施方案》,建立“镇 村 组”三级网格化监管机制,根据“联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丘块”的责任分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压实责任,细化任务分解,狠抓工作落实。
02
加大宣传,强化禁烧意识
浯口镇通过村村响、微信群、流动宣传车、入户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的意义和政策要求,把禁烧要求传导到村到户,形成全面禁烧浓厚氛围。各村村干部早中晚定时通过村村响、微信群进行宣传,全镇出台秸秆禁烧流动宣传车26台次,对全域内各村、组进行宣传。全方位、不间断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工作,全面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浓厚的秸秆禁烧氛围。
03
监督巡查,提升禁烧成效
浯口镇在全镇区域成立28个秸秆禁烧巡逻队伍,其中镇级3个,村级25个,对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不间断现场巡逻,确保发现秸秆焚烧现象能够第一时间制止,发现火情苗头能够第一时间处置,落实“镇 村 组”三级网格化监管机制,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禁烧工作格局。
下一步,浯口镇将持续保持秸秆禁烧高压态势,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各项举措,加强秸秆禁烧宣传工作,不断加大秸秆禁烧巡查督导力度,坚决打击秸秆焚烧行为,确保全镇“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守护好蓝天白云,守住生态发展底线。
秸秆禁烧小常识
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有哪些?
造成大气污染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在阳光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研究,秸秆露天焚烧直接污染大气环境,对重污染“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尤其是秋冬季节秸秆焚烧,对PM2.5日均浓度影响的贡献率在14%~55%之间。
危害人体健康
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二噁英和可吸入颗粒物(PM2.5)等物质。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影响交通安全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公路、铁路、民航等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破坏土壤结构
秸秆焚烧过程中,地表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引发火灾
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附近有电线、村庄、山林等,一旦引发大火,往往难以控制,造成经济巨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秸秆焚烧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119条:国家对违法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人会处以500元到2000元不等的罚款,并责令行为人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64条:焚烧秸秆引起火灾,以“过失引起火灾”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44条: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对不听劝阻,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有上述行为之一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在秸秆禁烧工作中,不服从管理,殴打、故意伤害、公然侮辱镇、村干部的,分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43条的规定,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责编:张享
一审:唐高超
二审:贺湘平
三审:向承启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