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火·防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火灾原因就是电气因素,线路老化、设备故障等各种因素导致火灾发生,给我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现在是火灾多发期,特别是露天堆放的柴垛、野外用火、烧荒、烧秸秆等都可能引发火灾,所以农村防火很重要。
农村火灾发生原因
1.用火不慎:指人们思想麻痹大意,或者用火安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以及 不良生活习惯等造成火灾的行为。
2.电气火灾:指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或者电线老化或超负荷用电造成的火灾。
3.违章操作:指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等造成火灾的行为,如焊接等。
4.吸烟:指乱扔烟头,或卧床吸烟引发火灾的行为。
5.玩火:指儿童、老年痴呆或智障者玩火柴、打火机而引发火灾的行为。
6.自然原因:如雷击、地震、自燃、静电等。
日常注意
1.注意火灰(如柴灰、灶灰、煤灰)不能乱倒,要用水将火灰的余火泼灭,倒在安全的地方,不要靠近易燃物、可燃物。
2.注意灶门要清,水缸要满,做到穷锅门口富水缸。烟囱要勤检修,防止裂缝滋火。
3.草地、草堆附近要禁止吸烟,防止未熄灭的烟头、火柴梗引起火灾。尤其是农村中的山上和田里更要杜绝火源,以防星火燎原,要倍加防范。
4.注意教育小孩不玩火。不要让小孩开煤气灶,家长外出的时候,要教育小孩不要在架空线下放风筝,以防电气火灾、电气事故和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
5.农药、化肥要注意保管,由于农药、化肥的品种很多,性质各异,有些放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重则会发生爆炸、火灾。因此农药、化肥不能混存、混运。
6.注意对稻草堆垛经常检查测温,防止发生自燃火灾。食物在熏蒸时,一定要按照安全熏蒸,以防火灾、爆炸和熏蒸人员中毒。
7.油锅起火后,要立即将锅盖紧紧盖上,或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里,或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这样可使燃烧因缺氧而停止。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扑救。
7.注意不要在树林和粮、棉、油、物资仓库、草垛和易燃、易爆单位(场所)附近焚香纸,燃放烟花爆竹。
8.严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因为保险丝是由铅、锡、锑等低熔点合金材料制成的,当通过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它会很快熔断,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如果用铜丝、铁丝代替,那么发生短路或超负荷时,保险丝就不会迅速熔断,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9.村庄大多是老人、小孩在家,要加强对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妥善保管好火柴、打火机、酒精、汽油等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易燃易爆物品。
农村家庭如何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1.家中的电气线路是否有破损处,线芯是否裸露,以及家中电器是否属超负荷使用等,如发现电线老化严重应及时更换。
2.厨房内的液化气灶导气软管是否漏气;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按照先打开瓶阀后启动点火开关阀,结束时先关闭气瓶阀断气、再关闭点火开关阀的程序操作。切忌漏气时操作、加热罐体、倒卧罐体操作。应经常对液化气灶、导气软管、气瓶做定期保养。
3.家中的电视机、取暖器等家用电器的位置摆放是否合适。电视机应摆放在防潮、防尘、通风处,不要存放在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周围,防止电视机放电打火引燃物品。空调器的周围不得堆放可燃、易燃物品,帘布不能搭在窗式空调器上。各种电器的插座应远离火源,电源线如有破损应及时加裹绝缘胶布,防止出现短路。各种家用电器停止使用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对性能不良、质量不过硬的家电应及时维修、更换。
4.家中是否有香水、摩丝、指甲油和打火机等易燃易爆日常生活用品,应将这些生活用品放在阴凉干燥处,不可靠近热源、火源,或使用爆晒和其他方式对危险物品进行加热。
5.家中老人和小孩是否有卧床吸烟和玩火的习惯,应加强对他们的防火教育,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尤其是对独居老人,必须加强监护力度。
6.家中最好配备灭火器,做到有备无患。
责编:袁缘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