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会重来!请速速查收这些防溺水知识
2024-06-17 21:07:54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余嘉玲 | 作者:来自网络          浏览量:4437

暑期防溺水




炎炎夏日里凉爽的河流、小溪、池塘等还能给人带来欢乐的享受,然而水里同样也潜藏着许多的安全危机,让许多生命止步于此,溺水事故是我们每年夏季都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各位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千万不能忽视安全防护,让我们一起学习下面这些防溺水知识吧!

ENJOY SUMMER

防溺水小常识——孩子篇




牢记防溺水“七不两会”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会基本的应急自护、自救方法

游泳安全警示“四不去”

没有大人的陪同不去游泳

不去陌生的水域游泳

不擅自与同学结伴去游泳

未经老师和家长同意不去游泳

溺水时如何自救

保持镇定

一旦不慎落水,要尽量保持镇定,尽量使身体上浮,保持头部露出水面,视情况呼救。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身体放松,不要强行搂抱救援者。

 仰泳露鼻

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保持仰泳体位。


 注意抽筋问题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防溺水小常识——家长篇




家长监督“四知道”

孩子去哪了?

孩子做什么?

孩子和谁一起去玩?

孩子何时回来?


家长牢记“八要点”

不要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抽筋等现象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

教育孩子不要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这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发生

①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②即使是习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③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④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⑤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如何辨别溺水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孩子溺水后的急救方法

孩子水中溺死的过程很短,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河里或塘里救上岸!

若儿童是溺入深水中,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儿童的头托起或拉住他的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01救上岸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内积水,以保证气道畅通。抢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儿童背部,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02倾水的同时还必须用手清除溺水儿童的咽部、鼻腔里的泥沙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03对呼吸、心跳微弱或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并施行胸外心脏按摩。

04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服下热茶水或其它汤汁后静卧。

05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疗单位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

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呼吁每一位家长

立即行动起来!

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家校联手,呵护生命!


ENJOY SUMMER


责编:余嘉玲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