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上午10点,龙门镇上空的乌云消散,部分村落洪水退去,地面渐渐显露出来,连绵多日的强降雨天气在此画上句号。从6月18日上午8点开始,龙门全镇面临着近70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雨量最多的一次汛期,全镇4.1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愈发严峻的防汛抗灾形势,龙门镇全体党员干部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战时的气魄和决心,无畏无惧、斗志昂扬,坚守阵地14个昼夜,如今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7月2日晚,居民们在镇文化广场开展文体活动
党员、团员、群众......
他们在守护自己的家人平安
“山下就是我们的家,大家再加把劲,再给这块加固加固!”这是7月1日麻丘水库上演的画面。麻丘水库位于龙门镇杨林村,因持续降雨涨水,储水深度已达到3米,溢洪道泄洪太慢,水库存在风险隐患。在得知情况后,当天下午,镇长傅昂扬赶赴现场指挥,杨林村支部书记黄向荣、驻村工作队长姜科带领村上的党员村民立即行动,齐心协力,在堤坝上铺满土工布,最终控制了险情。
在龙门镇,党群联动共同防汛的画面无处不在。有枫树村书记王峰带领支村“两委”和村上的党员村民前往水渠上游处险的画面,也有龙门居委会书记张大川带领支村“两委”和党员村民半夜装填沙袋、构筑防水屏障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在龙门很多很多......
枫树村党员、群众共同在水渠除险
龙门居委会党员、群众半夜填装沙袋
在平时,他们可以是退休的农村党员,是毕业在家的青年团员,是热心的村民。汛期来临,只要在村民群里喊上一句,他们扛着自家的锄头就加入了防汛的队伍......不同的身份在此刻却有了相同目标——那就是守护好大家共同的家园。
镇村干部、驻村干部、退休干部.....
他们在防汛抗灾的阵地一线
“我就眯会,睡上半个小时就行,你们等下随时喊醒我。”这是三十都村村干部徐小龙对一同值班的同事说的话。他连续多日奋战在抗洪一线,7月2日凌晨2点多从外面巡逻回到村部,因实在抵不住困意,在地上慌慌张张铺上报纸,说完便倒头席地而睡。
在职干部夜以继日,离退休干部也在不断挺身而出。因汛期紧张,镇防指联系了龙门的老干部、水管站退休站长吴万春,希望他用工作多年的水利知识,帮助龙门镇防汛抗灾,吴站长当即就答应了下来,“这是我多年工作的地方,我的大半辈子都在这度过,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
吴万春半夜在洞坪水库抢险
防汛工作开展以来,镇村干部、驻村干部、退休干部穿梭于各家各户中,一个电话,应急处险随叫随到,这仅仅是一个个基层党员、基层干部的缩影,特殊时期,总有这么一批人在默默奉献,在暴雨中逆行。
巡查、泄洪、通路......
他们在保障龙门的后勤秩序
在轰轰烈烈的防汛抗灾背后,还有着一群默默无闻守护龙门的“黑衣人”。他们是灾情统计和讯息报道的谢忱、李蕊;负责后勤补给的何红桂;是每晚都为干部们在食堂准备好热粥、饺子、面条的林海珠;是每晚前往各村督查在岗情况的肖明先、曹伟峰;是主动预先撤离地质灾害点群众的岭羊村书记方根深;是在镇水管站连续通宵值守10余天的黄兴伟、吴疆兴;是在洪水退去后第一时间对公路进行养护的党委委员陈海波和交通办、交警大队干部;是在防汛期间,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给村民打电话劝导的各村干部;是在道路滑坡后默默冒雨清理路面的办村干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龙门镇党委、政府始终秉持着把确保民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高度负责态度。面对灾情,我们千方百计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全力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风雨过后,当见彩虹。下一步,龙门镇将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推动全镇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恢复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正常开展。
责编:龙门镇党政办
来源:龙门镇党政办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