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乡·我是党史诵读人】第一期
2021-04-15 15:25:19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三阳乡党政办 | 作者:三阳乡党政办          浏览量:4422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今日平江·三阳乡"将推出"我是党史诵读人"系列专题,100名三阳人诵读100个党史微故事。通过学习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进一步引导全乡人民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为开启全面建设三阳的华彩篇章贡献最大力量,向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献礼。

朱德回乡"约法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不辞辛劳, 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从1952年到1966年,他先后深入到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130多次视察。其间,他6次到四川视察,但只回过家乡1次。

1960年3月9日, 朱德乘车从南充经蓬安、营山抵达仪陇,回到了阔别52年的故乡。在仪陇县马鞍中学时,正值学生吃晚饭,他径直走到食堂和寝室去查看,亲切地询问同学们: "一个月吃多少粗粮、细粮?零花钱多少?有没有补助?家里能供给吗?"

现场看到的情景和同学们欲言又止的回答,使朱德意识到情况不容乐观。他严肃地对陪同人员说:"娃娃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读书又苦,费脑子, 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使生活补助到位。至于一些支农活动,我看繁重的就不必让孩子们参加了。饭都吃不饱,哪有劲啊!"

接着,他又对仪陇领导说:"对于我的接待 , 一切从简。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给当地添麻烦。我是一个普通老兵,能吃上故乡的家常饭就高兴。"

当晚的餐桌上,全是青菜、豌豆尖、鱼腥草、红薯等,-点荤菜都没有。朱德吃得津津有味,他说: "几十年没吃过家乡的菜了 ,今天吃起来真香!"有人见他吃红薯不剥皮,说连皮吃不好消化。朱德笑着说:"我消化得了!过去一直是带皮吃的,丢了可惜。"

3月10日晚上,仪陇领导看到朱德在故乡吃的是家常饭,睡的是木板床,很过意不去,便准备了一餐较为丰盛的晚宴。朱德知道后,严肃地批评说:"在南充地委 ,我就提出回故乡的约法三章: 一是不要限制我的行动,我想上哪就去哪;二是我愿找哪个人谈话就找哪个人谈;三是饭菜自己点。我提的你们忘了吗?你们专门为我设宴,我吃得下去吗?"

朱德见的同志低着头,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很不好受,就变得和蔼起来,声音也放低了:"你们给我做些家乡饭,省钱又简便,我吃起来也高兴。"的同志见朱德批评严厉,说得中肯,只得撤下晚宴。朱德笑着点了菜:"我吃豆芽、菠菜、魔芋豆腐,外加一份侧尔根(即鱼腥草)。"

作为老一辈革命家,朱德一生功勋卓著,回到故乡却能够"悄悄地来、静静地走",不扰民,值得我们深思。

读后感

党史故事千千万万,给予我们以谆谆教诲,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的不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也不是一位功勋盖世的开国元勋,相反我看到的是一位作风淳朴、谦逊节俭的老先生、老前辈。这种廉洁自律、厉行节约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同样的认识: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践行优良师德师风!


诵读人:吴佳妮,入党积极分子,三阳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清水中学语文教师。









责编:三阳乡党政办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