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江县龙门镇,这个曾经在20世纪20年代响彻整个湖南省的小镇,在秋收起义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被誉为秋收起义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旗升起地、第一个番号诞生地。这个令当时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何健听了就闻风丧胆并派重兵围剿的地方,已经沉睡了百年之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龙门革命烈士公墓,透过墓碑上的字迹,一起回想、见证那段充满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的革命岁月,一起铭记、缅怀长眠于此的英雄们。
龙门革命烈士公墓,位于平江县龙门镇龙门居委会中心小学后山。龙门革命烈士公墓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560平方米。墓室为圆堆形,前牌面阔10.68米、进深8.3米、高4.4米。墓碑为8柱7碑,中间石碑上浮雕“革命烈士公墓”红色大字,两边石碑依次梯级排列,分别刻有碑记、先烈名字、龙门籍将军简历等。
1926年,在中共六区区委书记张勉之领导下,龙门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向地主展开减租减息和反压迫斗争。1928年8月,当地反动豪绅勾结国民党清乡军,残酷镇压龙门的革命运动,数千名革命群众惨遭迫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龙门惨案”。龙门人民没有屈服,他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志的遗体,前仆后继投入战斗,先后有1000余名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从这里走出5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和省部级干部,也有千余位烈士血酒疆场,为国捐躯。
1999年,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裴周玉将军望着天空,回想着龙门那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心中满是感慨,无数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无数在“龙门惨案”中惨遭杀害的无辜群众,他满怀感概,黯然拭泪,这些为国家、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烈士们,不能被遗忘,他们的事迹一定要留传下来。于是,裴周玉将军联合罗卫夫妇、张令彬、张平凯、姜胜、姜国华等首长的遗孀,发起倡议,为龙门的革命先烈们建立一座公墓。倡议发出后,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捐款捐物,表达对先烈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2013年县民政部门拨专款对龙门烈士公墓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修缮。2022年4月,平江县人民政府拨款修缮烈士公墓,在原公墓的后面,新建一座烈士墓室,将原散葬在龙门各地的220多位革命烈士遗骸迁葬于此。新建革命烈士墓室为长条圆拱形,前牌面阔6.8米,进深14.8米,高3.1米墓碑为6柱5碑,中间石碑刻有先烈名字,两边石碑刻有题词,以便更好的缅怀革命先烈。
只有铭记历史的民族,才会拥有未来!龙门革命烈士公墓不仅为牺牲的烈士们提供了安息之所,让他们得以在宁静与尊崇中长眠,更是一本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厚重历史书、一个教育基地,这里承载着龙门烈士的英勇事迹和不朽精神,不断激发龙门人的爱国情怀,增强龙门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每年,数以千计的人前来瞻仰革命烈士,这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作为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门革命烈士公墓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和展览,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传递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龙门人勇毅前行!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和平稳定繁荣的生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继续谱写革命先辈们勇往直前,舍生追求的伟大华章!
以上是本期发布的全部内容,如有更多关于平江县龙门镇秋收起义的相关史料,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联系方式:0730-6531005,让我们一起完善这段历史资料,重温红色经典。敬请期待下期更新!
责编:龙门镇党政办
来源:龙门镇党政办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