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Safe
我国每年大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14岁以下的孩子占60%。在我国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人数中,超过50%以上属于江河湖海里的溺亡。
壹
如果有人落水,你救还是不救,
该如何救呢?
1.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2. 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 需要下水救溺水者时,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4. 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生命诚可贵,安全责任大。现在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
贰
教育局发布的防溺水安全“六不准”
1. 不准独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一起游泳;
3.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不熟悉的地方游泳;
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叁
中小学生预防溺水童谣
教育部编写了中小学生预防溺水童谣,希望能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能在喜欢玩耍的孩子们心间和脑海流淌。借此多一份教育、多一份提醒、多一份平安。
安全童谣
游泳戏水夏日到,
偷偷下水不得了。
擅自结伴不能保,
大人陪护不能少。
没有救援不要去,
陌生水域不可靠。
水性差的不救人,
安全六不别忘掉。
为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家长及监护人要积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及管教防范工作,无论您工作多忙,都要全力做好子女的监管工作,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避免孩子私自外出游泳或嬉水,防止意外溺水事故发生。生命是宝贵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担负起保护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重任,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责编:三阳乡党政办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