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就在身边⑤丨南江镇“扬正气、树新风·公民道德建设”先进模范系列专栏
2023-02-02 14:55:31
来源:南江镇党政办 | 编辑:余泽平 | 作者:张琪 周婵娟
浏览量:4172
书山有路,他是拓荒者;学海无涯,他是引渡人。南江镇凤凰山村乡贤陈苗圃,曾任职世界五百强电子企业,后自己创办东莞市琏柏制品有限公司。陈苗圃艰辛创业,在事业有成之时,以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为推动南江教育业发展,他捐款100余万元,奖励优秀教师、学生。他说:能为家乡的孩子做一点事,能替政府分一点忧,付出再多也值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振兴乡村,支持和发展教育刻不容缓”,陈苗圃正用自己的正能量持续助力家乡发展、振兴教育事业。(采写:张琪)
一份责任,一份执着。王大林曾任上届青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他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他有义务守护孩子们良好教育环境。他从事公益事业多年,经常与“大爱平江”等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带头捐钱捐物,救灾帮扶,由王大林带头组织走访慰问特困户、五保户活动的公益事业已进行10年,三联学校建校他带头捐款30万元,修建学校跑道他带头捐款1万元。今年,他还为学校老师每人捐赠正装1套,学生夏装、秋装各1套。除此之外,他全力支持村级建设,在建球场、装路灯、挖水塘、栽树、整治老屋场等方面出钱出力,并且不定期组织党员外出学习。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王大林看来“大有大爱,小有小爱,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回报社会是应该的。”(采写:张琪)
“我们一诺千金,即使再困难,挤也要挤出她的学费,放心吧!”这是欧阳乐善对资助学子家庭的承诺。欧阳乐善承诺资助大湾村困难学生十年学费。年近70的他患有脑梗,靠药物维持,却每年按时将学费送到学校,风雨无阻。 欧阳乐善连续多年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对受助学生的帮助不求回报,唯有一点,时刻要求学生爱党爱国,勤奋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同时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将爱心传递下去。善举有翼,其风可启鹏程万里;爱心无价,其诚可铸伟业千秋。9年间,他如一轮暖阳温暖着贫困学子,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采写:张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荣泰董事长陈幼兮带领公司通过捐资助学等不同方式为学校以及贫困学子们搭建起更好的教育舞台,推动教育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沙铺小学建校捐款20万,用炽热的爱心为孩子天真质朴的梦想添加了绚丽的色彩,用无私的奉献铸造了孩子们实现梦想的桥梁;石浆中学奖教助教金成立,他毫不犹豫支持,鼓舞老师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星冉特殊教育机构捐款1万,这份温暖的情怀给特殊儿童带来了希望与期盼。陈幼兮想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解教育之所盼,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用大爱构建希望,用诚心点燃未来。(采写:张琪)
王锁元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对教育的关注,引导着这些学子们走向更高更远的路程。从2013年起,他便开始了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捐资完善马安村小学配套建设;先后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出资筹建杜甫学堂;壮大南江三槐奖学基金会;发展平江义爱助学群;为农村学校教室安装空调。此外,本镇奖教助学会成立,王锁元慷慨解囊,捐款30万,计划5年内捐100万;今年教师节为南江学区捐款5万元的爱心资金,累计捐助65万元。力不计大小,一点一滴,皆为深情真意;情无分浓淡,一枝一叶,都是关爱鼓励。王锁元的爱心捐助,传递的是爱心,营造的是希望,他的举动,带来的不仅是自己对教育的期许,更是对这些孩子们的期盼。(采写:张琪)
李耨根,男,1951年出生,桥东村人。担任桥东村新庄组组长四十余载,组员有需要,组长就有回应,他既是组员的“服务员”,也是桥东村民的“勤务兵”,多次被村级评为“优秀组长”。镇二小开发征拆,他随叫随到;为荒废20余年的茶园重新划界,他自愿出力不取报酬;为完成第四届人口普查工作,他步行到户到人。桥东小学后巷道路拓宽硬化,每户需筹集资金两千元,他积极上门做工作,情理结合,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李耨根时刻以村庄发展为先,为邻里村民服务,用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朴素的心愿、平凡的行动,让自己成为照亮桥东村发展的那一点点星火。(采写:张琪)
邹权岩,男,1953年出生,躁溪村人。从岳化厂退休回乡后,多次免费为村民看病从不收取任何费用,遇到困难群众自掏腰包拾药,得到邻里乡亲们的广泛赞誉。退休前曾任药化厂武术协会副会长,受村庄邀请,担任村武术队队长,不管是左邻右舍小孩,还是慕名前来学习的孩子,他都愿意免费辅导武术,连续十二年从未间断。积极参与村级公益事业,村道加宽他带头捐款,连续操劳数月,带动儿子儿媳筹集资金20万、邻里乡亲筹集资金80万,道路拓宽过程中,他积极化解邻里矛盾,确保项目圆满和谐。邹权岩的每一次善举,都是心之所愿,每一份付出,都是镌刻美好期盼,他以一己之力,播撒爱的催化剂,延展爱心,勾勒出邻里互帮互助的阳光轨迹。(采写:张琪)
何锦霞,女,1960年出生,罗洞村人。邻里间的互帮互助,无私奉献,处处传递着亲情、友爱,何锦霞正是这种小家大爱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她心中始终“装”着身边的邻居,热心主动给予周围邻居帮助,帮助化解邻里之间矛盾,从未与人红脸、争执,邻居们都特别愿意与她交往谈心。她说:“大伙有缘住到一起,就是一家人,就得为咱这个大家庭多费点儿心,多出份力。”话虽朴实,却道出了她乐于助人的宽阔胸怀。(采写:张琪)
钟丈贤,男,1952年出生,大湾村人。“有事需要老钟,只要打个电话马上就来帮忙处理!”村民们对他赞不绝口。作为大湾村的老组长,组内成员200余人,都十分相信他,积极配合上交医保、社保,小组每次都是完成最好。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还经常教育儿子、儿媳和孙子互助互爱、助人为乐,邻里之间要互相尊重、积极予以帮助,在他的影响推动下,大湾村形成了邻里互助良好风气。“为人好,能信赖”是他的标签,“为邻里,能出力”是他的信条。一直以来,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钟丈贤在平凡简单中彰显伟大。(采写:张琪)
陈旋风,男,1957年出生,双溪村人。“好亲似于墙,好邻胜过墙”陈旋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最动人的诠释。他用家训家规树立家风,以家风引领文明新风。地方有事他力所能及、尽力而为,出面协调邻里矛盾,义务为天岳幕阜山旅游开发协调拆迁85户。为丰富村庄精神娱乐生活,本人出资达4000元,带动百合村与双溪村村民学习剪纸、掛轴达140人,同时前往桥东小学、百合小学、劲航学校授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促进村庄发展,在双溪村“乡村振兴”综合项目中,协助五个农业合作社申报,义务从外省请专家二次实地考察定性,得到邻里村民的一致点赞。陈旋风心怀大家,用无私奉献温暖村民邻里;忘却“小我”,用付出和坚守换来邻里情深。(采写:张琪)
魏取华,女,1967年出生,五角村人。乐于助人,邻里融洽。谁家有困难都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帮助大家。家门口附近几里的垃圾,她主动清扫;邻居有事出门有所嘱托,她绝不托辞;五角村举办的各项村级活动,她积极参加……魏取华还是五角村巾帼环保志愿者,多年来在五角村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怕累、不怕脏,带头对所负责的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大扫除,维护村容村貌。与邻居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结下了很好的人缘,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看似简简单单,朴实无华,却带给了五角村实实在在的浓浓乡情。魏取华点滴的付出,没有勋章也一样闪亮,没有光环也同样温暖四方。(采写:张琪)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是邹屹立开湘约厨匠湘菜馆南江店的真实写照。几年的坎坷创业经历,成就了他一番非凡事业,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发家致富、勇于创新、服务优质的创业传奇。自开业以来他接待省内外游客二十余万人次,长期为游客提供加班加餐服务。致富的同时他也不忘扛起自己的责任,积极践行拾金不昧的良好品质,归还和邮寄游客遗失贵重物品上百次、协助游客解决出行住宿问题,耐心介绍天岳幕阜山景点、本地土特产及美食,赢得游客一致好评。(采写:周婵娟)
在杨波江的带领下,天岳之珠一直以专业化的服务引领发展道路,优化餐饮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引领客户需求,为消费者提供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开业六年多来,天岳之珠酒店接待省内外旅客数不胜数,曾归还旅客遗失贵重物品上百次,用行动诠释拾了金不昧、诚信营业的优良品质,让过往游客点赞不已。服务顾客的同时,不忘服务好家乡父老。杨波江多次带头参与南江镇、上塔市镇、爱心单位的公益活动,鼓励年轻人参与公益,为建设温暖和谐的社会添砖加瓦,2019年疫情暴发之际,她带领天岳之珠冲锋在前,担任疫情防控指定酒店,尽显南江人民的责任与担当。(采写:周婵娟)
他是幕阜宾馆经营的灵魂,在他的带领下,幕阜宾馆重点打造地方特色餐饮文化,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平江十大碗”风味佳肴,为南江文化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人生的财富不仅在于挣了多少钱,更多的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土身土长的南江商户,幕阜宾馆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解决了许多南江百姓的就业问题;作为一名食品经营者,他积极推广文明餐桌,践行光盘行动,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作为和外地游客交流的窗口,他确保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始终如一,让游客感受到了一种臻于完美的惬意。(采写:周婵娟)
他是一名有温度的企业家,一直以来,石俊坚持以“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将最好的服务带给顾客,为顾客打造安全温馨的“港湾”。其所管理的福隆酒店多次获得“重点推荐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平江县南江桥黄鳝面制作培训基地”、“岳阳市第三届诚信示范店”等荣誉,2019年福隆酒店被评定为岳阳市首家乡镇三星级酒店。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谱写福隆人社会责任与公益慈善之华章,他为南江人民提供了超 60 个就业岗位。除了服务中的坚守,他把满腔热血和赤诚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每年慰问走访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捐资助学,送油买米,解他人之忧,用爱心和责任诠释了生命的伟大与厚望。(采写:周婵娟)
1992年创办南江首家制鞋厂,1998年开办南江首家摩托车销售服务店,家住南江西街社区的李宏伟不仅自己创业成功,更为本地已下岗工人、无业青年、困难居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还一度带动了区域内摩托车销售、配件、维修等细分行业的发展,想干、敢干、能干,是周边居民对他最中肯的评价。除了在自己从事的行业内表现优秀,业绩突出,李宏伟知法、懂法、守法的品质受到了社会、政府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创业以来,已按规定合法缴纳国家各项税费数十万元。今年4月份,在了解到摩托车雨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是违反交通法的违规改装行为后,他主动当好政策的践行者与宣传者,将店里在售的100多顶雨棚主动上交,凡是到他店里购买摩托车的顾客他都会嘱咐切勿加装雨棚,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摩托车出行者保驾护航。(采写:罗钦轩)
邹炎华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夫妻两人互敬互爱,勤俭持家,睦邻友好,遵纪守法。三个儿女得父母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下,都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奉献于不同的岗位。大女儿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先后在南江镇昌江中学、平江县简青芙蓉学校任教;二女儿从长沙民政学院毕业后则选择留在了长沙,现从事外贸工作;小儿子在长沙学院就读期间应征入伍,退役后继续完成学业,今年毕业后入职平江县武装部。儿女出息、邻里称赞。邹炎华通过辛勤劳动创建了一个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善育重教的家庭,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是精神富足让这个家庭在生活上和和顺顺、十分美满,而真心待人、诚实互信的处世态度让他们一家深得邻里的信任与尊重。(采写:罗钦轩)
欧阳公平是中景润公司的一名道路护理工,同时也是浆田村丰树组的老组长,“这位老组长呀,那可是出了名的爱啃‘硬骨头’,村里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现场,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无论是景润天岳征地开发,还是南虹公路桥梁、五眼桥的修建,只要涉及土地、资金,各类矛盾纠纷就会层出不穷,“我不是干部,但我是一名党员,群众满意就是我做任何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丰树组组长,他始终坚持把大家的事当自己的事,公平公正、依法尽力把纠纷化解在本村本组。欧阳公平一直坚持积极学习各项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只做知法的智者,不做法盲的勇士,真正称得上是人民的“金牌调解员”。(采写:罗钦轩)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我深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大湾村的欧阳要根多年来始终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与自己的工作生活紧密结合。新冠疫情爆发后,欧阳要根主动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红白喜事、高速卡口、全民核酸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为了宣传禁鞭禁炮,他逐户上门,细致耐心讲解相关政策;近年来他还结对帮扶一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母子,用心为民办事、用心帮扶群众、用心凝聚力量,他用人大代表的担当为大湾村的乡村振兴默默付出,任劳任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更践行了自己的初心与使命。(采写:罗钦轩)
作者:张琪 周婵娟
责编:余泽平
来源:南江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