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江镇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革命老区、全国知名将军县——平江的北大门。镇域面积196平方公里,辖32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1万。南江历来秉承耕读传家、忠厚济世的优良传统,素有“文化之乡”、“诗词之乡”、“书画之乡”的美誉,先后荣获“中国楹联文化之乡”、“中华诗词之乡”、湖南省秀美乡镇、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岳阳市最美潇湘文化阵地等,是全国重点镇,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南江镇域文化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创建“文化阵地”的生命线。为保护好民间文化,南江镇先后成立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顾问委员会。在上级文旅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严格按照文化阵地“七个一”的建设标准配备相关配套设施,建好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含图书阅览室、书法美术室、体育活动室、排练厅)、文艺小戏台、文化讲堂、文旅宣传栏,配备了一批期刊图书、体育健身器材、数字文化服务和广播设备,成立了镇村两级乡风文明理事小组、业余文化队伍、文旅志愿者服务队伍等,共组建了31个文艺团队,涵盖了各种鼓类、舞蹈、钢管乐、皮影戏、民乐、文学、诗词书画等异彩纷呈的文艺活动。各村立足本地优势和特点,打造了具有乡村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好了设施齐全、环境美观和服务便捷的乡村文化阵地。
在全镇32个村(社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主题活动。除各村(社区)均有文艺队伍以外,以镇为单位组建了约800人左右的民乐团、竹龙舞、如意精武、赛梦舞蹈、幕阜戏剧团、创作协会、劲航文艺团、民俗协会等8支文艺团体。
继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等工程之后,南江镇天鹅社区又设立了老年助餐中心,可为该社区老年人提供中、晚餐就餐服务。社区为每位老人制定了不少于15元每餐的用餐标准,老人们只需花费7元就可享用到三菜一汤的午餐,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南江镇全面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保责任机制,镇河道办开展了“百米清滩”专项整治行动,共拆除河道种菜、养殖点30余处,恢复面积600余平方米;团镇委组织志愿者、学生等群体开展保护环境活动7次,联合各中小学组织了一支共80余人的“河小青”学生分队,一起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展现时代风采”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践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愿景目标;镇机关党支部开展了“启明星光·党员就在你身边”义务植树志愿活动,为初春的山林植一抹新绿。
南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洗淘下,逐渐积淀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如八卦竹龙舞、皮影戏、黄鳝面、粉皮、小甑酒、“十大碗”等源远流长、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和地方特色,深深植根于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影响至今。在这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中,八卦竹龙舞是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该舞蹈世代传承、历史悠久,源于民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节庆表演,通过劳动妇女着原始装束,持竹龙表演伏羲八卦阵型,祭祖伏羲、祈祷风调雨顺。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文明新风,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去年,共承办了主题书画展览9场、摄影展2场、朗诵比赛1场、广场舞比赛2场、孔子学校办学1期,联合举办北片乡镇“汨源地产杯”第六届男子篮球赛、“南建杯”平江县第一届乡镇足球联赛、“廉政文化进万家”主题晚会。镇百合村组织家庭贫困、身体残疾、无固定收入的人群,开办了五期剪纸培训班,在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展魅力。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举办了首届道德模范表彰暨元宵晚会,其中穿插了13个南江本地特色文明道德类节目,呈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在潜移默化中倡导好家风、弘扬新风尚、凝聚正能量。
南江镇锚定建设“湘鄂赣三省旅游休闲胜地”目标,围绕“旅游兴镇”战略和“全域旅游”理念,天岳大索道投入运营,天岳幕阜山成功创建4A级景区,已完成景观提升、文化长廊、旅游导览系统等20个项目建设,周边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均已完善。并结合妇女节、五一节、母亲节等节假日优惠活动来推动旅游热度。通过各个活动的举办,展示了南江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独特的人文自然风景、本土特色美食,进一步有力的塑造了南江文旅重镇的良好形象,勾勒出南江镇“生态立镇、产业兴镇、旅游旺镇、文化强镇”的发展前景。
全镇除各村(社区)至少拥有一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外,集镇范围大型文化活动场所,如伏羲广场、幕阜广场、汨源广场、星腾足球运动场、小龙人体育馆、星南球馆等为群众提供了竞技交流的广阔平台。
打造基层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南江文化传统,编制美丽乡村发展规划,让基层群众能够看得见历史、摸得着文化、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如今,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活跃的乡村文化队伍、精彩的基层文化活动,像一丝丝润物的春雨,像一缕缕和煦的阳光,融入南江百姓的生活,为群众精神文化富裕赋予新动能。
责编:余泽平
来源:南江镇党政办
下载APP
分享到